|
强精神 高素质 活方法
——赴杜郎口中学学习体会
义堂中学 彭小毛
这次去杜郎口中学习,使我感到惊叹,惊讶。杜郎口中学在“以人为体,,关注生命”的办学理念指导下,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改思路,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形成了自己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为农村学校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下面谈谈我对杜郎口中学学习的认识和体会。
一、杜郎口中学见闻。
1、文化氛围浓厚
一走进杜郎口中学,印入眼帘是大门那幢办公大楼上的“以人为体,关注生命”八个大字。整个校园挂的横幅都是以教学教改关注学生为主题,都是学生对课文,题目的理解和探讨。教室走廊贴满了学生的日记,心得体会及对美术和音乐的欣赏,还有教师的教改体会课后反思及文章。
2、高素质的师生群体。
杜郎口中学的校园时非常干净,不论哪个角落都没有一片纸屑、树叶及杂物,墙上没有什么痕迹。课间学生不追逐、不大声吼叫,不说脏话,学生进餐整齐的背诵着诗歌。做操规范整齐,学生演讲流畅自如,教师的早晨演讲,有对昨天教学的反思,有对时事的评论,生动有趣。
3、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改革。
杜郎口中学实行的是:“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1)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立体式——目标任务三维立体式,任务落实到人、组,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展示;
大容量——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参与体验;
快节奏——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
(2)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预习——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
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
反馈——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兵教兵”。
(3)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的环节------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分组合作------教师口述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一般每组完成一项即可;
展现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
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
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4)课堂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是课堂走向自主的基础,杜郎口中学的每个班分成六个小组,小组设小组长,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养成了以下的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用主要是主持人,组织者,指导者。
5 学案的制定,课堂虽说是学生交流自我展示,但要组织好,必须制定好的学案,先是备课组成员互相交流,再各自写出自己的学案,后集体讨论确定学案。
6课堂教学
杜郎口中学的每个教室三面有黑板,每块黑板都有写满了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和任务,学生先预习,没有预习的课他们不上,预习不好的课他们不上,预习后学生可上去交流,讲者有条有理,听者认真,气氛和谐。
二,杜郎口中学的精神
1, 学校精神:集体主义,他们有一支团结创新的领导和教师队伍,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杜郎口中学教改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开放课堂,群体参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气氛和谐:环境宽松;自主参与,个性发展。
2, 教师的敬业精神:杜郎口中学的教师代课多。还要听、评课,备课,反思;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备课,班主任还要全程跟踪学生,但他们从不叫苦叫累。
3, 学生的吃苦精神:A学生每天早晨5:30起床,上12节课,晚上10:00入睡,每节课能保持旺盛的精力去学习。B生活条件艰苦,中午就餐吃馒头和咸菜,和的是白开水
三,几点认识和感受
1 教改的最大障碍就是教师,不是学生,教师总担心学生能不能学会,担心自己不讲学生会不会明白,担心学生的成绩会下降,但杜郎口中学的经验告诉我们,学生的能力是你想像不到的,学生的能力是无穷的,担心是多余的。
2,教改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积极性和学生的纪律。学生为主题的课堂,初期也会存在学生不愿回答或不敢在教师和学生面前回答等问题,可采用评比,下达回答问题次数等方式解决
3 进行教改的最佳突破口是习题课和讲评课,这两种课型相对好开展,容易调动学生积极性,然后逐步推广到各种课型
4向杜郎口中学学什么,杜郎口中学的经验精髓是成功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性和内驱力,变
“你要听我讲”为“我先听你说”变“要我学,教我学”为“我要学,我能学”这就是体现学生主体还学生学习权的改革方向。
四 ,学有所用,可以借鉴的做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杜郎口中学课堂模式有很多可以借鉴,照搬照套,我认为显然不适合我校校情,学情,但有几点在我们课堂教学中尝试,以促进课堂高效。
1 树立关注生命,关注实践的教学观。课堂作为提高学生社会,生活能力,提高生命质量的操练场。
2 确立自主发展的学生观,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相信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课堂上可将学生分成6或8个小组,小组成员不仅仅以成绩好坏搭配,还要兼顾学生性格上的默契与互补,设有黑板可用活页纸,双色笔展示交流,口头表达,多给学生鼓励。
3 编好学案,多设计无现成答案的问题,让学生提前进入问题情境,要求学生做好预习笔记,内容由易到难,可设为“学一学”“议一议”“练一练”“猜一猜”等小栏目,可复印好提前发给学生,也可抄在后面的黑板上,同组同科教师分工合作,资源共享。
4 课堂上,让学生共同参与,教师关注学生的投入度。预习中的重难点内容及学生的疑难问题作为课堂重点,由学生展示,教师做好点拨,学生科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展示,相互评点,纠错小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