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帝内经》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由此可知,冬季重在一个“藏”字,人应顺应自然规律养生。
冬季阳气潜藏,阴气极盛,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相对缓慢。因此,人要“冬藏”做到含而不露,好像把个人的隐私秘而不宣,又如得到渴望之珍品那样满足。把神藏于内,不暴露于外,正和夏日的精神外放使“华英成秀”截然相反,也就是“神藏于内”。
首先要加强道德修养,少私寡欲。从生理上来讲,道德高尚、光明磊落、性格豁达、心理宁静,有利于神志安定,气血调和,人体生理功能正常而有规律地进行,精神饱满,形体健壮,这说明养德可以养气、养神。少私,是指减少私心杂念;寡欲,是降低对名利和物质的嗜欲。如若不然,私心太重,嗜欲不止,欲望太高太多,达不到目的,就会产生忧郁、幻想、失望、悲伤、苦闷等不良情绪,从而扰乱清静之神,使心神处于无休止的混乱之中,导致人体气机紊乱而发病。倘若能减少私心、欲望,从实际情况出发,节制对私欲和名利的奢望,则可减轻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使人变得心地坦荡,心情舒畅,从而促进身心健康。
怎么藏神?1.要做到“三少三多”:少躁动、少喧哗、少生气,多睡眠、多平静、多安心;2.在饮食上多吃养心安神之品,如大枣、桂圆肉、百合、莲子、小米等。
第二要能调摄不良情绪,有所节制。人生活在世界上,总会遇到不顺心的事、不高兴的事,甚至有悲观、愤怒的时候。如遇事节怒,宠辱不惊,都是节制法在调摄精神中的运用。此外,亦可采取疏泄法,就是把积聚、抑郁在心中的不良情绪,通过适当的方式发泄出去,以尽快恢复心理平衡。
第三要尽力做到藏阳。“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意思就是说,冬天要早睡晚起,等太阳出来再起床以避阴采阳,出太阳时要多晒太阳。
怎么藏阳?1.冬天要少损耗阳气,要避寒就温,不要过度劳累;2.要少出汗,不做剧烈运动,不要无谓地损耗阳气;3.衣服要穿暖。
第四切实做好藏精。
肾精是五脏之精的根本,所以冬天要节欲,避免酒色过度;冬天脾胃吸收功能好,是藏精的好时候,也是贮备精气的大好时机。中医认为:“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就是说,冬天如果没很好地养“藏”,春天就会缺乏物质基础,就会造成免疫力低下,从而影响正气,以致正不胜邪,那么来年春天就容易得病。
怎么藏精?1.节欲保精,避免房劳太过;2.避免精细操作太过。精细操作是指脑手并用且要求极高的工作,如电脑操作、精密仪器操作、驾驶、雕刻、手术操作;3.少酗酒;第四.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伤肾、或营养缺乏者冬天要注意营养均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