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人在世,总要回答三个最基本的哲学问题: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无奈的所谓高人总是不知所以地回答说:我是谁的谁;从来处来;到去处去。
当然,我们也要面对三个很现实的问题:你有什么?你要什么?你能放弃什么?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大多数人都很清楚自己有什么,也很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最难的就是,不知道自己该放弃什么或者敢放弃什么。其实你是否能得到你想要的往往取决于你是否愿意放弃的东西,没有人可以不放弃任何就得到一切。 你以为呢?
星转斗移,时光匆匆,我们的社会在发展。邮政时代:见信如见面,此致敬礼。 电话时代:你找谁呀?他人不在。 呼机时代:速回电话!生日快乐。 手机时代:你是哪位?打错了。 网络时代:你是谁?男的女的? 后网络时代:有人吗?你是人吗?
不过社会毕竟是人的社会,现在还不是后网络时代。我们现在必须知道:人见多了就知道友情的可贵;事做多了就知道学习的可贵;失败多了就知道心态的可贵;成功多了就知道勇气的可贵;矛盾多了就知道胸怀的可贵;不顺眼多了就知道修炼可贵;恭维多了就知道真诚的可贵;名利多了就知道淡定的可贵;应酬多了就知道清静的可贵;问候多了才知道坚持的可贵。
其实我们缺少的并不是机会,而是在机会面前将自己重新归零的勇气。毕竟从头再来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勇气有时是要有机会的。罗稷南老先生抽个空隙,向毛主席提大胆的设想:要是今天鲁迅还活着,他可能会怎样?其他文化界朋友若有同感,绝不敢如此冒昧。不料主席对此十分认真,沉思片刻回答:要么是关在牢里还是要写,要么他识大体不做声。一个近乎悬念的询问,得到的竟是如此严峻的回答。罗稷南先生惊出一身冷汗,不敢做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