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nmeng 发表于 2010-10-14 09:14:29

【转贴】家住梦园

很长时间里,常常转辗于娘家和婆家。于父母,我不过是一个流落他乡的漂泊者;于公婆,我不过是一个填充儿媳位置的外来人。没有一个处所,同时接纳并安置我的身和心。年轻的时候,并不在意头顶上有没有棚盖,只要有一个人厮守着,天地之间、四海之内皆可安身立命;三十以后,突然萌生一种归属感,渴望有一个地方,能够承载自己前三十年的漂泊和后三十年的安宁。

      于是开始寻找一套房子,来容纳一家三口。娘家有山有水,可毕竟是嫁出的姑娘泼出的水;婆家有根有基,可离开之后就失却了生存之地。想来想去,还是选择目前停留的这个小城云梦。

      每每说到这个地名,双唇先圆成孤再轻轻碰合,“云梦”这两个字如乐音一样吐出,无由地滋生一缕梦幻般的思绪。这是个古老的名字,有人说它曾经是一片山林,有人说它曾经是一片沼泽,沧海桑田,时空变幻,如今成了镶嵌在江汉平原中一颗小小的明珠,八十三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五十八万汉族和少量回族的后裔,也接纳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商贾,他们在这里兴家置业,生生不息。

      人稠地密,小城规划得十分紧凑;地处平原,房子多是二十米高样子。看了几处楼盘,富豪花园略显身份尊贵,状元小区适合孩子接受书香熏染,锦绣花园方便衣食住行,各有各的好,但和我心中的家园,总有那么一段距离。老公说,既然是找一个家,就不能免强凑合。城东郊的梦园新区也开盘了,但常听住在毗邻的小区内的朋友抱怨交通不便,所以并未对这个地方寄予太大希望。

      特意步行过去,一条宽阔的马路直接通达,看起来就在眼前,可走起来还是轻汗。路的南面,空出一大片田地,问过之后,方知那片田垄下,埋的就是早已慕名的楚王城。无由地,对这一片土地心生敬意。及至行到小区,对面是一汪清幽的湖水,树影浓密处,一座高高的楼塔直指低阔的天空;时值深秋,一行大雁掠过塔尖,往南飞去,突然惊觉:在这个人世间,我亦是一只候鸟;现在苦苦寻找的家园,也不过是一个暂时的栖息地。

      为了这样的领悟,选择家住梦园。安置下来,再细细回想,所有看似偶然的抉择,都埋藏着长久的伏笔。当年来到云梦,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养鸟基地,养殖各种珍禽,年轻的浪漫瞬间荡漾开来,因为我的大名中有一个“梦”字,而日日被朋友们亲昵地呼唤着的小名就是“鸟儿”,心中有一角轻轻地说--我是属于这个地方的。现在又入住“梦园”,似乎就是梦的家园,之前所有的巅沛流离,都是为这样一种归依作铺垫。

      真的安定了,在一幢钢筋水泥楼房中的某个门洞里。右边是楚王的城池,前面是一个小小的刍形的公园,左边是寂寞的乡村,后面看得见火葬厂的烟囱。余秋雨曾经笑言,住在殡仪馆附近,非常方便,觉得自己不行了,慢慢走去就是。这样的大幽默,不是我能修到的境界,但因为恰好也住了类似的位置,似乎距离那种境界要近些。

      撇开这个,单是每日早晚行走着的路,也足够让我的脚步流连。一脚踏下去,踩着的也许就是春秋战国的历史。先秦人在这片土地下埋藏书简的时候,并不知道他们留下的是最古老、最完整的律法;楚王在这片土地下修筑城池的时候,并没料到会遗留两千多年。曾经的莽莽河山里,楚宣王率领众将狩猎,盛大的豪情回荡在山林之间,“于是楚王游于云梦,结驷千乘,旌旗蔽天。野火之起也若云蜺,兕虎之嗥声若雷霆。有狂兕群车依轮而至,王亲引弓而射,一发而殪。王抽旃旄而抑兕首,仰天而笑曰:乐矣,今日之游也。”楚怀王带领重臣屈原射中一头青兕,以致猎队常常在屈大夫梦中驰骋,于是挥笔写下《楚辞·招魂》:“与王趋梦兮课后先,君王亲发兮殚青兕。”两千多年来,多少后来的君臣书写过岁月的苍桑?多少后来的平民掩埋了历史的繁盛?山林变成沼泽,沼泽变成平原,多少年后,今日的我和我的家园亦会被后世之人轻轻地踏在足下?

      常常在这样的叩问之中日出而出、日落而归,常常在一个晨昏之间穿行两千多年,或者更久更远。当季节的风吹皱门前那明镜的湖面,心里亘古的水波却兀自平了,伴着昏黄的路灯,踏着细碎的步子,如同候鸟到了时节就飞到更温暖的南方,我也要回家了。家在云梦,家在梦园,呼吸东郊清新的空气,做一个两千年的长梦,梦一个两万年的美丽家园。

赢在执行 发表于 2010-10-14 14:54:02

作者文笔轻细流畅,借情于景,写出了梦园乃风水宝地之意。

双胞胎 发表于 2014-7-7 06:39:48

关注中!感兴趣的朋友都来说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贴】家住梦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