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单元三 《用途广泛的二氧化碳》
专题三单元三《用途广泛的二氧化碳》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联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2.通过课堂实验及讨论分析,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技能目标:
1.通过活动探究,培养学生学会动手、观察、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等能力。
2.通过合作学习进行知识拓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知识归纳能力。
情感目标:学生能主动地与他人进行合作与交流,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方法:小组实验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四、教学活动设计:
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生活启示
知识拓展
师:我来自广西,我特地从广西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件礼物,请同学们拆开看看。
师:这就是我们广西美丽的溶洞里随处可见的钟乳石。
请同学们把它放入试管中,滴入1mL的稀盐酸,看看会有什么现象?
师:同学们知道产生的是什么气体吗?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二氧化碳气体。
师: 同学们对二氧化碳有多少了解呢,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师:看来同学们对二氧化碳的了解真不少。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师:在桌上的塑料瓶里有收集好的二氧化碳,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哪位同学来描述二氧化碳的颜色和状态。
师:我这里也有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请这位同学闻闻它的气味。告诉大家你闻到什么气味?
(注意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
师:二氧化碳在常态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师:(投影干冰的图片)请同学们看屏幕。这也是二氧化碳,不过它是固态的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它是通过加压冷却制成的,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
师:二氧化碳还有哪些性质呢?下面我们来做两个探究实验。请各学习小组按【实验1】和【实验2】的步骤进行操作,请同学们做好实验记录。
(老师巡视并指导学生观察和进行有关实验。)
师:哪个小组的代表来说说你们的实验结果。
师:二氧化碳还有哪些化学性质呢?先看老师做个实验。请看,这支小试管里装的是白醋,我往里面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看到紫色石蕊变成了红色,这是因为白醋里有一种物质叫醋酸,显酸性,是它使紫色石蕊变成了红色。
师:同学们再看,我从你们实验中变扁的塑料瓶里取约2ml的液体,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它也变成了红色,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了呢?是水还是水里溶有的二氧化碳,或者是其他的物质使石蕊变成红色?请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来探究。
(老师巡视并指导学生设计。)
师:哪个小组的代表来介绍你们的设计方案。
(老师注意点评实验方案可行性。)
师:请同学们按照你们设计好的方案进行实验,并填写好实验报告单。
(老师到学生中巡视且参与问题的提出和讨论,掌握进程作好调控,提出建议。)
师:请同学们把变红的石蕊试液加热,观察现象并分析解释。
师:请一个小组代表呈现你们的实验结果。
师:请同学们把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表达式和碳酸受热后分解的化学表达式写出来。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板书。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学习二氧化碳的另一个化学性质:CO2与石灰水的反应。请同学们进行【实验4】的操作,观察现象并且分析解释。
师:哪位同学来告诉我,这白色浑浊物是什么?
师:碳酸钙就是我课前送给大家的礼物“钟乳石”中所含的主要成分。
师:投影学生书写的化学表达式。
师:同学们请看屏幕,这是北方常见的贮藏白菜的地窖。小明到地窖中取白菜时晕倒在里面,请同学们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件呢?
师:请一位同学把同学们交流的信息进行归纳,小结二氧化碳有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让学生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习成果。然后老师再用电脑打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师: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对人类而言,二氧化碳是利多于弊还是弊多于利呢?请同学们以此为辩题进行辩论。
(老师在辩论中做好调控。)
师:这是北方常见的废弃的枯井(地窖),如果冒然下去就会有生命危险,请同学们想一想:用什么方法知道枯井是否安全呢?
(老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引导评价实验方法是否可行。)
学生拆开礼物盒
。
学生实验操作,观察现象,看到有气泡产生。
学生交流,达成认知:是二氧化碳气体。
学生发言。
学生:二氧化碳常态下是无色的气体。
(学生观察后回答)
学生:没有气味。
(闻气体的味道。)
学生看图片,听老师讲述。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1】和【实验2】的操作,填写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1】将水倒入收集有二氧化碳的矿水瓶中。
学生:【实验2】将二氧化碳倒入有高低燃烧的两支蜡烛的烧杯中。
小组学生代表发言:通过观察看到瓶子变扁,知道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学生:低的蜡烛先灭,高的蜡烛后灭,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其他小组补充。)
学生看老师演示实验,听讲解。
学生观察老师演示实验,思考。
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小组代表发言。
(其他小组可做补充。)
学生按照自己设计好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学生【实验1】:将二氧化碳通入装有固体紫色石蕊试管中,观察到石蕊没有变色,得出结论: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
学生【实验2】:将蒸馏水滴入装有固体紫色石蕊的试管中,观察到石蕊溶解后溶液显紫色。得出结论: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
学生【实验3】:用胶头滴管吸取变扁的塑料瓶中的液体滴入装有固体紫色石蕊的试管里,观察到石蕊变红,结论是: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
学生操作。
小组代表发言:变红的石蕊试液又变回了紫色,这是因为碳酸受热后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学生:书写化学表达式,两位学生分别板书。
H2O + CO2 →H2CO3
H2CO3 → H2O + CO2↑
(学生点评书写是否正确。)
【实验4】:在一支试管里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用吸管向溶液里吹气(或通二氧化碳气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学生:这白色物质是碳酸钙。
学生:(书写化学反应表达式)
CO2 + Ca(OH)2 → CaCO3↓+H2O
学生: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地窖的地势低,造成地窖里的二氧化碳的浓度过高,又因为二氧化碳不能供呼吸,所以小明晕倒。
学生:小结二氧化碳有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学生相互补充。)
学生在老师主持下,通过辩论:“对人类而言,二氧化碳是利多于弊还是弊多于利?” 的形式掌握了有关二氧化碳的用途。
学生:我不这样简单的认为是利多于弊还是弊多于利,因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学生:交流讨论得出多种答案,并找出最好的一种方法是:做灯火实验。如果蜡烛火焰不旺或者熄灭,则证明枯井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冒然下去就会有生命危险。下去之前应通风。
板书设计: 单元三用途广泛的二氧化碳
一、物理性质:
二、化学性质:
三、用途
教学反思: 我是美丽08,你不会忘记我了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