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培养职业培训学校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职业技能培训学习质量的关键
长期以来,职业培训学校学生学习较为被动,课堂教学往往千篇一律,主要以学生被动接受理论知识和盲目的实践操作为主要特征,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态度的养成。教师要想让学生学好专业技能课,掌握好专业技能知识,必须在授课前设计出好的方案,上课时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热爱学习,自觉、主动地投入到专业技能学习之中去,这样的学习才能奏效。反之,则事倍功半。要真正提高学生学习专业技能兴趣,应先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抓准时机,把握“第一次” ,让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产生好感。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实施者,教师本身的言行与精神面貌是一种不可低估的精神力量。它能直接感染学生,可使学生在与你第一次见面时被你的风采深深吸引住,从而产生好感,产生共鸣。
笔者在上第一堂课时,会特别注重自己的仪表仪容:头发服贴,皮鞋擦得光亮,衣服和裤子被烫得笔直,蛮精神的。当走进教室时,短短的几秒时间内,学生们就会对教师留下了一个良好的见面印象。
但单靠仪表仪容这一方面远远还是不够的。紧接下来的第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应该是最精彩的,这是第二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教师在上课前要作大量的准备——这主要还是资料,并通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尽量将最具吸引力的专业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要注意使用逻辑严密的语言,富有感染力、幽默风趣的和行为通俗的课堂语言,给学生上课。一堂课下来,学生们已被教师的“第一次”所征服。教师使学生“佩服” 、“信服”和“折服”,较快地使学生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学习观念上的转变。当然,光从外表上“征服”学生还是不够的,老师的功底够不够,水平高不高,学识深不深,还是最主要的。在电脑培训教学中,例如我在上五笔字型这节课时,首先我讲到了通过对五笔字型的学习,对我们在座的各位的汉字书写规范化、正确化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如:“凸”这个字,它的第一笔划应该是哪一笔,这个字每个人都会认都可以写出来,但正确的笔顺书写有99%的学生不知道,但通过五笔字型学习后就会明白,这个字的第一笔是先写左边的一竖,而并非上面的一竖。还有“车”这个字,它的最后一笔划是横还是竖,也有很多学生会认为是横。这是我们平时写字不注意的结果。还有“尴尬”这二个字,每次提问时,有99%的学生会认为这二个字是先写“九”,再写内面的字根,其实不然,这二个字错误之处并不在书写顺序上,而在于字被我们大多数人写错了,它并不是先写 “九”,而是先写一横再写一撇,再写折。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常见字被我们写错了或书写笔顺错了,但都没有注意。这样一讲,就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授课过程中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从而激发学习动机。
众所周知,一件事物它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一个好的老师不光能够教好书,还要想方设法去帮助学生懂得学习意义,明确学习目标,从而激发学习动机。只要学生想主动去求新知识、新事物,那么我们的教学工作可说是做到事半功倍了。
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当中,求知动机是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内部动力,是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极其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目的的教育,把学生学习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结合起来,把国家和社会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需要,从而产生社会责任感,自觉、自主地去学习。在课堂上,我会注意到让学生明确每一节课的目的和要求,以及这一节课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例如我上五笔字型第一节课时,要求学生了解五笔字型的五种笔划。有的学生会认为这五种笔划很简单,就是横、竖、撇、挎、折。是的,五种笔划说起来很容易,但要真正理解它,熟识它还并不是很简单的。如横笔划,其笔划走向为从左到右,但我们写“学习”的“习”时,这个字的最后一笔划是什么呢?有的学生说是一点、还有的说是一撇等等,这都是错误的,正确的应该是一提,但在五种笔划中没有提,所以五笔字型把提划分在横笔划中,如我们在打“越”这个字时,第一字根码是“土”,打“F”,第二码是“止”打“H”,但第三码打什么呢?有的学生会认为是“氏”无“七”,其实第三码并非是“氏”无“七”,而是右框。因为“氏”无“七”第一笔是一撇,而“越”的第三码中第一笔是一横,所以不能认为是“氏”无“七”,而是将第三码中的一提改为一横就成了右框,因为提和横是一种笔划。这样就会让学生在授课过程中真正理解和熟悉五笔字型的汉字拆分。在职业培训中,没有生动、通俗的举例,学生们往往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我会在授课前首先向他们介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通过以上介绍,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与动机,下一步的课堂教学工作也就可以顺利地开展了。
三、课堂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努力营造出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的课堂知识学得更活、更扎实、更深入。
人在轻松时大脑皮层神经元才能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才能变得迅速、敏捷。因此,要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一种“乐事” 。这就需要教师在“制造”课堂气氛中多想办法,多下功夫,从而使学生做到听每一节课都有所“得” 。
第一,精简理论性较强的问题,多讲客观实例。
目前大多数的中专学生学习基础不太好,他们习惯于学校读书时的学习模式——死记硬背,缺少主动参与到课题分析当中,结果造成学习被动,无积极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于理论性较强的问题是十分抗拒的,因此课堂气氛往往十分沉闷。这样循环下去,教学又怎会有好效果呢?教师在备课时,应当根据目前职业培训学生的特点,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讲述每一个问题,还要多准备一些生动、通俗的实例,让学生易于听明白。例如,在五笔字型教学中讲述什么是折笔划时,我们只能给定一个范围,不能象前面的四种笔划一样有具体的样式,也就是说“所有转弯转角的笔划都称为折笔划”,在五笔字根表中的折笔划只是我们在拆分汉字时所用的折笔划字根中的三分之一,那么还有三分二的字根跑到哪里去了呢?这就要求我们大家能举一反三,也就是说所有转弯转角的笔划都可以当折用,并不一定要在字根表中列举。还有在讲五笔字型的字根结构关系时,我讲到了王永民发明五笔字型不是在家睡一天想一天就可以的,而是受到了小孩子玩积木游戏时,同样的积木部件,所放的位置不同最终所组成的图案也不一样的启发才发明了五笔字型的。当时王永民就想,能不能把中国的汉字也拆分成不同的“积木部件”呢?所放的位置不同能不能组成不同的汉字呢?如“日”和“九”这二个字根,当放成上下位置时是一个“旯”,而再改变一下位置就成了“旮”,当我们再把它们的位置改变时就成了“旭”,这样同样的积木部件所放的位置不同就构成了不同的汉字。这样王永民就发明了五笔字型。
第二,运用直观、形象、新颖的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课堂上所学过的知识。
实践证明,通过实物、录像、多媒体、音视频的交叉结合等方式全面阐述教学内容,用客观的影像或现场的实践操作去感染学生,通过互动的教学形式去渲染整个课堂气氛,效果是十分好的。同时,多媒体教学手段由于信息量大,画面的切换速度快,板书清晰生动等优点,也是吸引学生听课的一个有力武器。在电脑培训教学中,我们还自己动手制作幻灯片和大型教学模具让学生能很容易接受。
第三,发挥教材的吸引力,教学内容要做到循序渐进、难易适度。
教学过程要贯彻量力而行的原则,做到循序渐进、难易适度,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取相同的知识。如果学习内容过难,学生经过努力后仍然学不会,便会产生畏惧心理,挫伤其积极性;学习内容过于简单,引不起学生的集中注意力,便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针对不同年龄和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制定不同的学习进度计划。做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做到难易适度,使其具有一定难度。但又不是难以逾越,应根据不同学生的智力层次,提出相应的问题,布置不同程度的作业和练习,要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以减轻学生负担为先导,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来实施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例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职业培训对象是不同年龄和层次的学生,有的年纪大的学生背五笔字根,但我们针对这种情况,在十多年的电脑培训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制作最佳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一到二天的时间内不能去死记硬背字根就能熟悉记住字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使一些年纪大,记性差的学生能很轻松的记住字根。
四、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教师首先要关心爱护学生,同学之间尊师守纪、团结协作。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共同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作为教师,首先要学会给学生以丰富的情感,应该用一颗童心来对待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还可以用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来赢得学生的心,那就是微笑。一个亲切的微笑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生硬的冰冷的语言变成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把命令式、居高临下式的语言转化为商量式、平等交流式的语言。
学生的学习心态往往是受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状况的制约和影响。如果师生关系融洽,教师尊重理解学生,学生敬重喜爱老师,他们就会形成一种积极健康、活泼向上的学习气氛。从学生关系看,同学之间团结和谐的关系容易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气氛。相反,疏远甚至对立的师生关系或同学关系,会抑制最佳学习心理的形成。
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并牵头与之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同学间要团结协作,勤奋学习,共同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