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nmeng 发表于 2009-11-1 18:51:26

教师,为什么成了教育改革的替罪羊?

教师,为什么成了教育改革的替罪羊?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逐渐成了各界人士和媒体指责的焦点,成了教改的替罪羊。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尴尬的局面?

    1、教改的不配套:(1)教育改革的中心只局限于在对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上。为了追求教材的实用性、追求教材内容和实际的联系,教材在例证上下了很大功夫。教材内容表面变得丰富、多彩,实际上,在各科教材中存在着严重的理论断节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授课本上的知识,还得适当补充缺漏的理论(否则,学生理解困难、教师传授费劲)。这无疑给教师和学生增添了新的负担(时间上的和精力上的)。并且,联系实际的内容很多,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不能很好完成,致使教材的有些内容成为虚设。“向40—45分钟要质量”, 谈何容易?课堂上不能够完成教学任务,上级主管部门又不让补课,怎么办?要么“凉拌”——放置不管,要么“热炒”——逼迫学生、给学生压力。可是,这两种办法最终都会招来怨言:家长怨教师不负责、学生怨教师太苛刻。稍不注意,火山就会爆发。(2)教育上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制度跟不上。虽然很多评价制度都在思考中,但是真正付诸于实施的却寥寥无几。对学生的评价还是停留在分数上,对教师的评价也是停留在教学成绩上。虽然各个学校在评价上都进行了综合性的量化考核,但是,除了教学成绩外,其他都是软尺度,很难拿出合理的评价方案。因此,实际上还是学生分数和教师的教学成绩在起决定作用。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想办法提高教学质量,还得疲于应付各种烦琐的检查,如:听课记录、业务学习笔记、教案、会议记录、和学生的谈话记录、班会记录、昨夜批改记录、学习心得、教学计划、教学课题、教学论文、公开课、考试卷面分析、考试总结、工作总结等。这么多繁杂的事情肯定会占用教师大量的时间,结果肯定是什么都做得费力。无奈,只有利用课余时间补课。收费,家长不乐意;不收,教师不乐意。都要求教师要有奉献精神,可是,教师也有家庭、孩子和老人啊。教师在无形中、在夹缝中、在各种各样的逼迫中自然就成了焦点和替罪羊。因为,他们是教育的执行者、是教育上的弱势群体:无权、无钱、无关系。

    2、社会的不配合:教育界正在热火朝天、步履艰难地推行教改的时候,社会其他行业在做什么呢?是积极支持?还是其他?媒体是接二连三地报道教师这样那样的劣行恶迹(这些是存在,可是,全国有多少万教师啊。再说,这种极个别现象也不能代表全国教师的整体素质啊,用得着大张旗鼓地宣传吗?难道是在弘扬?呵呵);用人单位是更变本加厉地看中文凭——进修、自考、成人的都不行,必须看第一学历,本科以上的还必须有学位证(这种做法在无行中加重了高考这个独木桥的负荷);舆论指责教师拿着高工资却不尽心尽力教学(是教师的工资高吗?工人下班可以轻松玩乐,可是教师呢?下班后还在思考着怎样把课教好、怎样把学生管理好,有时做梦喊的都是学生的名字)。用工人的工资和教师相比,只能说明教师在中国还不被当成真正的知识分子(或者脑力劳动者),不被认可、不被接受,教师的脑力劳动是廉价的。

    3、教师职业的“神圣”化: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中国古代,因为人们普遍文化素质低下,混沌草莽者居多,又因为有孔子的先导表率作用,所以教师历来被当作精神上的先哲、生活中的典范。时刻局限于规定的条条框框内,不敢有丝毫逾越。这种观念一代代地流传下来,成了定理,被凝固在人们的脑海中。无论外界有什么变化、无论社会有多么精彩,教师永远就是那样一副正气凛然、目不斜视、朴素大方的书生模样。可是,现在,随着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人们在其他方面的观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惟独对教师的要求没有丝毫改变。殊不知,教师整日面对的是有着新思维、新观点的新一代,教师的观点、气质、以及衣着打扮都不太被学生认同。曾经见过很多这样的现象:年轻教师讲课,尽管水平不高,但是却很受学生欢迎;而有经验的老教师在相比之下却要冷淡许多。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中规中矩,人们把教师规定在一定的框框内,稍有瑕疵,就会遭到铺天盖地的指责。如果是同样的事情放在领导干部身上会怎样?那肯定是另一中情景了。这,公平吗?

    4、“以人为本”的观念:现在国家提倡计划生育,大多是一家一个孩子(农村两个),孩子被当作全家的命根子,轻不得、重不得,养成了一身的享乐、娇气、任性、自私的坏毛病。因此,由于孩子的娇贵,人们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教师面对的是祖国的花朵、家庭的公主皇帝,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多了另一项艰巨的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可是,这个是说着容易做着难。学生的这种不良性格特征势必影响到教师的教学。不写作业、抄作业、不团结、发生矛盾、打架等等事情的发生肯定会最终导致家长对教师的不良看法。5—2=0 五天的辛苦教育抵挡不上两天的家庭、社会熏陶。可是,有些糊涂的家长还说,学校是教育孩子的地方,孩子这样与你学校有关系。殊不知,孩子的教育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的,家庭、社会岂能脱了干系?但是,因为在学校,教师是最无权利,所以,就必须背负这样的罪名。

    教师逐渐成了各界人士和媒体指责的焦点,成了教改的替罪羊,这是各种各样原因造成的,长此下去,势必影响到教师的形象,也肯定会影响到教师的教育对象——千家万户的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教师,不该是媒体等指责的焦点、不应是决策者的替罪羊。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在教材内容的改编上下大功夫,力求在量上多考虑教师教课的时间、在难度上多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要闭门造车,使教材和学生、教师的实际情况严重脱节。要想做到这点,就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多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情况。
    2、力求使社会各个部门做到对教改积极配合:在宣传上多弘扬正气,在用人制度上尽快制定出合理的配套方案。
    3、对教师职业道德标准重新审核,废弃陈旧的不合时宜的要求,制定出合乎现代观念的教师职业道德标准。
    4、针对现在孩子的性格弱点开设一门新型科目,以矫正现代孩子的不良性格;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倡导那些有利于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优良习惯和品质 。

kt7842 发表于 2014-10-14 11:56:51

你不会是南门河的yunmeng?楚王城哪边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教师,为什么成了教育改革的替罪羊?